衡阳县六中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计划

衡阳县六中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计划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放在发展战略的高度。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保护环境,教育为本。

    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威胁,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对引导人们科学地走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材分析:

教材将生态文明分为广、狭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经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个新的文明发展阶段;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通过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达成目标的途径则是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即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含义;牢记十九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表述,以便在生活中做到灵活运用。

能力目标: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联系生活实际对生态文明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分析,拓展思维,提高分析和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节能环保意识、绿色消费观念、使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

三、学生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从事观察、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畅谈、设想、讨论、汇报等活动,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合作和交流,充分展示学生主性、合作性,知识的积累性及学生们“观察、操作——猜想、探索——说理(有条理地表达)”的过程,分析、讨论、畅想的基础上发表自身观点,学会说理。体现学生情感、情操及良性价值观的发展,促进学生形成科学地、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良好品质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自身对本地区的发展及生态情况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地方知识的活动经验。对和谐的深刻理解为探讨“生态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分析教材材料理解什么是生态?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生态文明?

(2)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从而畅谈自己心目中的生态文明的什么样的?自己心中的生态文明与他人的有什么异同?为什么?

(3)通过讨论、分析与合作,让学生们将自身或小组观点进行汇报,培养其全作能力及表达、汇总能力。

五、教学重点:

什么样的城市才是生态文明城市?各自心目中的生态文明城市是什么样的?怎样将自己心目的生态文明城市用语言表达出来。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了解生态文明知识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生态文明问题的方法,,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形态。

六、教学难点:

各自心目中的生态是什么?、文明是什么?生态文明是什么?自身的生态文明概念与他人的有什么异同?怎样将合理的生态文明观点进行分类、汇总,将之条理化、理论化。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报纸及其它途径搜集有关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典型事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1.是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2.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3.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4.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十九大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七、相关学科:生态文明教育与地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紧密融合。

 

 


德育之窗
最新德育之窗